白茶的内含物质与茶汤口感有什么关系?

你是否会经常被刚接触茶的朋友问及这样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苦?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涩?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甜?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香? 为什么…&#8230…

你是否会经常被刚接触茶的朋友问及这样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苦?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涩?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甜?

为什么我喝的白茶会香?

为什么……..等问题,这时怎样为您的顾客解释呢?

今天小编特地将茶叶中常见物质分类梳理,我们从中寻找答案。

首先,我们从茶的化学成分开始。

白茶的内含物质与茶汤口感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一提到化学,相信很多妹子的表情是这样的!

白茶的内含物质与茶汤口感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茶的内含物质与茶汤口感的对应关系

茶叶的滋味,是由几十种呈味物变化的综合反映。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茶叶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到目前为止,茶叶中经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有700多种。

有木有被吓到,Don’t worry,让我们一起了解一片鲜叶中的化学成分。

1、水分(75%~78%)

分是茶树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变化的重要介质。制茶过程中茶叶色香味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水分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制茶时常将水分的变化作为控制品质的重要生化指标。

茶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一般幼嫩芽叶、雨水叶、露水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

2、茶多酚(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茶叶多酚类物质是存在于茶树中以儿茶素为主体的三十多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亦称“茶鞣质”、“茶单宁”,包括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和花白素类、酚酸和缩酚酸类等四大类物质。

茶多酚是茶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且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茶多酚的含量一般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茶叶中多酚类的含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环境,茶树品种,老嫩程度等。

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

3、蛋白质(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

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4、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1%~4%)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4%。茶叶中的氨基酸已发现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26种,且各种氨基酸季节变化规律明显,氨基酸总量表现为春高、秋低、夏居中的趋势,这也是春茶较为鲜爽的原因。

对于白茶来说,氨基酸可是个宝贝,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贡献者,它不仅在口感上中和了多酚类、咖啡碱的苦涩味,同时也能演化出千遍万化的迷人香气,是高等级茶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生物碱(占干物质总量的2%~5%)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5%;其他含量甚微。

咖啡碱具有苦味,咖啡碱的含量在茶树中各部位有较大差异,以叶部最多,茎梗较少,在新梢中随着叶片的老化而下降,且随季节有明显变化,一般夏茶比春茶含量高。

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亦可作为鉴别真假茶的特征之一。

咖啡碱对人体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等。

6、糖类(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其少量其他糖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

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含量为0.8%~4%,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以上,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7、果胶(占干物质总量的4%)

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4%左右。果胶的存在有利于茶叶加工过程中手工揉捻成形,且跟茶汤粘稠度等有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8、有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3%)

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

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9、类脂类(占干物质总量的8%)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人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

10、色素(占干物质总量的1%)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含量仅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条红素和茶褐素等。

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六大茶类的色泽均与茶叶中色素的含量、组成、转化密切相关。

11、芳香物质(占鲜叶总量的0.02%)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

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不多,但其种类却很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三百余种,组成茶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类。

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

12、维生素类(占干物质总量的0.6%~1%)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人们通过饮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13、酶类

酶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体,是生物体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功效高、专一性强的特点。离开这类化合物,一切生物包括茶树在内就不能生存,茶树物质的合成与转化,也依赖于这种物质的催化作用。

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蛋白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有易变性失活的特点。各类酶均有其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一般在30C~50℃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若失活、变性,则就丧失了催化能力。

茶叶加工就是利用酶具有的这种特性,用技术手段钝化或激发酶的活性,使其沿着茶类所需的要求发生酶促反应而获得各类茶特有的色香味。

白茶加工过程中的萎凋就是利用温度变化来钝化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制止由酶引起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茶汤鲜爽的品质特点。

老白茶储存转化过程中的发酵就是激化酶的活性,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产物,形成陈韵的品质特点。

白茶传统加工工艺中没有高温烘焙,因此酶促作用才可以长期进行。其后的自然发酵,就是在茶叶内源酶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 分解转化茶叶的蛋白质、 生物碱、多酚、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生成呈甜、呈香、呈醇类成份,并减少或消除青杂气及各种令人不习惯、不愉快杂味、杂气,才得以“越存越香”。

14、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

茶叶中无机化合物总称为灰分,是指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茶叶灰分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灰分主要是一些矿物质元素及氧化物。

灰分中能溶于水的部分称之为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60%。嫩度好的茶叶水溶性灰分较高,粗老茶、含梗多的茶叶总灰分含量高。

灰分是出口茶叶质量检验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茶树鲜叶中水分占绝大比例,鲜叶经加工制成干茶以后,一般只要求保留4%-9%的水分。

干茶中约有35-45%的物质是能溶于沸水的,这部份能溶于沸水的物质统称为“水浸出物”,由于鲜叶的老嫩不同,其所制成的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也不一样。

水浸出物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如上文所提到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果胶、无机成份、维生素、水溶色素和芳香物等。其相对含量和比例共同决定着茶叶的口感和质量。

▲茶叶化学成分在人的身体里都发生了什么吗?

这些有益成分将随血液
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
发挥保健和药理作用
几大主力军各显神通
01
天然人体保鲜剂——茶多酚 
饮茶1分钟后 
茶多酚开始将潜伏在
口腔、咽喉中“病毒”“细菌”统统消灭
防止口腔溃疡、消除口臭
饮茶10分钟后
茶多酚帮运送食物的“肠胃”推车
增强肠道蠕动
促消化,解油腻
饮茶30分钟~1个小时后 
茶多酚抵达人体血液
渐渐变得强大
以自己的血肉之躯
为血管、细胞、皮肤、大脑
挡住“自由基”的攻击
(自由基过多,易影响正常细胞,产生疾病)
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突变
祛斑抗衰老、防止脑中风等
饮茶6~24小时后 
茶多酚拖着疲惫的身躯
逐渐分解消失
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02
天然温和兴奋剂——咖啡碱 
饮茶45分钟后 
咖啡碱唤醒了瞌睡的“大脑皮层”
大脑开始活跃,提神作用启动
同时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起到强心、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在肾脏,咖啡碱舒张“肾血管”
使肾脏血流量增加
增强肾脏的功能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促进尿液排出
是不是感觉,喝茶喝的多
洗手间去得更勤了?
直到饮茶6小时后 
咖啡碱结束愉快的旅途
逐渐分解消失
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03
天然神经松弛剂——茶氨酸 
饮茶5小时后 
跋山涉水的茶氨酸
才终于跨过“血脑屏障”的大门
进入脑组织
在脑组织中
茶氨酸影响“多巴胺”等
神经递质的代谢和释放
起到镇静安神、防止脑损伤的作用
多喝茶,快乐又健康
饮茶24小时后 
茶氨酸结束行程
逐渐分解消失
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04
 闻一闻就让人高兴的——芳香物质 
芳香物质穿过“鼻腔”
嗅细胞看到客人到访,立即通报大脑
大脑听到芳香物质到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情绪变得愉悦欢乐
喝茶就是喝健康
茶中有太多对人体的有益成分
其中以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
香气物质表现最为显著
他们作用于身体
也主导着茶叶的口感品质
这些有益成分的努力
让我们尽可能
拥有一个好身体
享受更多生活的美好
看完,给自己泡杯茶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白茶时间):白茶的内含物质与茶汤口感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