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茶,普通的喝茶人知道的不多,偶儿碰到一个知悉并能说一二的,大部分也是一偏概全,其实白茶和其他如绿茶红茶一样,是人们为了把纷繁复杂的茶叶命名做了简单明了的归纳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清代中后期形成的,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方法是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所生成的茶叶的颜色为主要依据的。
1.正本:白茶只是发酵程度区别于其他茶类。
宋徽宗《大观茶论》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正所谓“六类茶,同根生”,白茶是中国最古老、最健康的茶类,白茶是唯一一个自称为天生下来就是茶的品种,它不炒不揉不造型。被称为六大茶类中的珍品“贵族”。按说,所有的茶树所产的茶叶都能制作白茶,但是,白茶,顾名思义,是因其干茶颜色、汤色均如银似白雪而得名。
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不经揉炒的特异精细的方法加工而成。白茶的鲜叶要求“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均有白毫显露。成茶满披茸毛,色白如银,故名白茶。白茶因茶树品种、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和叶茶。中国白茶的主产区,福建宁德一带把采用单芽为厚料加工而成的为芽茶,称之为白毫银针;采用完整的一芽一二叶叶背具有浓密的白色茸毛加工而成的为叶芽,称之为白牡丹。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或形态自如花朵,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清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2.清源:福建白茶最为著名。
自神农发现茶的妙用,中国的茶文化就起于汉兴于唐,源于道扬于佛用于儒,这一路走下来,就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相对固定的地域属性,就是某地以某种茶而闻名并成为代表。白茶就是以中国福建福鼎是白茶的主要产地,此外政和、建阳、松溪等地也是白茶的产地。
包括非洲马拉维,肯尼亚,印度大吉岭,阿萨姆,尼泊尔等都有白茶生产。
其实,白茶能体现出茶白而披毛的中大叶种,都可以生产出优质的白茶,中国北纬24-27度这一广大区域的高山普遍种植中叶种和大叶种茶树,包括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事实上这些地方也都有很好的白茶,如广东韶关仁化丹霞山的白茶、云南普洱地区的大白毫。
2017年的大数据表明,中国白茶产销量只占中国茶业产销量的1%左右,而60%以上的白茶产量都来自福建福鼎,所以人们提起白茶就会说福鼎白茶,也就不以为怪了。
由于白茶大部分都是外销品种,大部分都销往国外,白茶提取物开始广泛地应用到医药、食品等领域。市场上出现了白茶饮料、速溶粉、含片、抗氧化面膜等深加工产品。因白茶的抗氧化美白功效也吸引着跨界合作。迪奥、香奈儿等国际品牌选中白茶作为研发新品的核心原料。
很少量的白茶才内销。导致很多中国茶客都不知道白茶是什么茶并且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3.功效:白茶抗菌消炎效果最为显著。
白茶的制作工艺很特别,也是最自然的做法,它不炒不揉,既不像绿茶那样制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红茶那样促进它的氧化;而是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在原产地的百姓自古就有用白茶下火清热毒消炎症、发汗去湿舒滞避暑、治风火牙疼高烧麻疹等杂疾。
白茶新茶性寒,陈茶性温,正因为它的可变性,白茶功效具有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同时还有养心、养肝、养目、养神、养气、养颜的养身功效。
经过多人试验,对口腔溃疡,小儿久烧不退有奇效。
4.白茶的误区
误区一:因为有些茶具有白色的基因,却没有按照白茶的作法,而是用绿茶的方法制作,也叫做“白茶”,它们从根本上是绿茶,都经过杀青,干茶也呈绿色样,比如浙江安吉白茶、湖北恩施白茶、贵州正安白茶等。
误区二:白茶就是白色的,非也!白茶只是在芽茶或者一芽一叶时,因为初生有毛才会体现出白色,而粗老叶按白茶制作方法制作的,则不是白色,如寿眉。
误区三:白茶性寒,胃不适应,其实这是片面的,应该说喝当年的新白茶会有刺激,喝老白茶反而能温暖胃。茶刺激胃的物质主要是茶碱,新鲜茶叶中茶碱的含量很高,所以喝新白茶很有讲究,是不能空腹喝的,有时一喝就冒虚汗、头晕(醉茶现象);因白茶的制作工艺很特別,新白茶要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陈化和众多有益于消化的微生物络合,才不刺激胃肠。
老白茶中大量的助消化微生物能促进胃肠功能,分解油脂类食物,所以它可以调和肠胃。
误区四:白茶与生普的区别,白茶也有地方叫生茶,跟普洱生茶较相近,都可陈化存放。区别主要在于生普有杀青,而白茶则不用杀青,自然晒或者阴干即可。
近些年,随着中国茶文化热的兴起,人们对名类茶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白茶,其实就是主观上不发酵而在制作过程中有轻微发酵的一个茶种,茶白而贵,汤淡而永,如人生一样,淡才会长久。
《菜根谭》中所言,浓肥甘辛非真味, 真味只是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老非茶道):白茶,到了清理门户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