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是茶叶大国,通常我们将各种茶叶分为六大茶类,如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黄茶、白茶和黑茶。但由于国内茶叶种类繁多,而有些茶叶的名称也非常相似。如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单从名字上看非常相似,那两者又是否属于同一种茶类?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白茶与黄茶无论是采摘还是发酵程度都有不同,当然口味也大不相同。
两者在外形有差别:
君山银针全部都是由芽头为原材料,茶身全部有着毫毛的感觉,颜色看起来较为鲜亮。 白毫银针则是由茶芽所制作,当经过加工制作后的成品茶,形状像是针,全身会被白色的毫毛所密披,所以也称为白毫银针。
两者在茶汤及味道不同:
君山银针泡出来后的汤色会呈现橙黄色,品尝起来味道带甘和醇,而且放时间长了也不容易变味。白毫银针泡出来的茶汤是呈浅白颜色,品尝起来带着香气,很有味道。
两者采摘的时间不同: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的采摘要求都是很高的,一般的采摘的时间是清明前后的7到10天,白毫银针的采摘是在清明前15天,若是遇上低温和下雨天气,白毫银针的采摘期也会缩短至7到10天。
白毫银针是属于白茶,现代白茶的创制都源于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坡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君山银针最先源于唐代,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贡茶”,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是特别的一种黄茶。
君山银针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虽久置而其味不变。冲泡时可从明亮的杏黄色茶汤中看到根根银针直立向上,几番飞舞之后,团聚一起立于杯底。其采制要求很高,比如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白毫银针的采摘素来有十不采原则: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风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从采摘的严格要求来看,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倒是大同小异。那么诸位茶友,您是更喜欢君山银针,还是白毫银针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茶味君):白毫银针与君山银针是一种茶吗,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中国白茶网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