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白茶团体标准分享交流会 2020年8月19日下午2:30分,坦洋工夫北方联合会活动中心如期迎来了福安白茶团体标准分享交流会,学会会员们如约而来,看茶品茗辨工艺,为福安白茶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福安志”记载福安产、制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在嘉庆年间(1796—1820年),即已生产白茶牡丹及寿眉等。 ▲阳头茶厂五一年加工结束评功选模大会纪念合影
1963年左右,闽东地区和福鼎的白茶发展迅速,已经逐渐赶上闽北白茶的质量与价格水平。闽东福安坦洋、福鼎白琳初制厂试制的产品国外售价已能与闽北白茶相媲美。 1965年,福建省福安茶厂坦洋初制厂通过开展加温萎凋实验,在上一年最多只能生产几十担的的情况下,白茶生产加工253.47担,最终成功缩短了生产时间,大大提升了产量,比原计划提前32天完成了白茶生产任务,产品也备受好评。 ▲摘自《福安茶厂坦洋初制厂1965年工作报告》
在当年白茶加工初期,一度出现了质量低、绿张、红片多的现象,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根据支部的指示,及时深入萎凋组,一面跟班劳动,一面组织工人学习,引导工人改进工艺,最后找到了解决措施,从原料的选择、操作的改进,调整适度指标等入手,采取了比较合理的技术措施,最终提高了当年白茶的成品质量。
会员们对标准规定的福安白茶的分类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进行了解读。交流会现场其乐融融。
福安依托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制作的兼具品种香和工艺香的花香白牡丹成此次交流会的一大亮点。
福安白茶是在福建省福安市行政区域内以福安大白茶等优良茶树品种和当地有性群体种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独特工艺加工而成。产品毫香显露,清鲜甘醇,久负盛名,深获消费者喜爱。通过对《福安白茶》团体标准的解读,可以充分发挥福安茶叶的资源优势,打造地方品牌,提高福安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福安茶业产业升级,维护“福安白茶”的市场良好信誉,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坦洋工夫北方联合会):《福安白茶 • 全家福安》——福安白茶团体标准分享交流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