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光好,采茶正当时 3月的福鼎,举目四眺绿意盎然 行走在广袤茶山中 随处可见采茶人手指翻飞的忙碌身影 俯仰之间,茶香沁人,清新非常
茶园
以茶富民 铺就致富小康路 清晨时分,管阳高山茶园里云雾飘渺,宛若人间仙境,淡淡茶香随山岚迎面拂来,沁人心脾。一名精神饱满的青年穿行在垄垄茶树间,望着刚冒出新芽的茶树,他的心中浮现起了一幅小康图景。
这名青年就是管阳镇章边村的返乡大学生张龙威。2015年,张龙威与弟弟张湖等人投资100万元,注册成立福鼎深山寻白茶专业合作社,逐渐形成集白茶种植、茶园建设、生产加工、包装预售为链条的专业合作社销售模式,并带动当地1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用心做好茶叶,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张龙威说,福鼎白茶是福鼎市的一张“金名片”,更是为茶农谋利的富民产业,做好“茶文章”就是为广大茶农的小康生活搭桥铺路。
另一边,在点头的一处茶园里,茶农郑家强也早早起来,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郑家强是点头镇观洋村水岐头自然村的种茶大户,茶园面积达十多亩。靠着这十几亩茶园,一家人早早过上了小康人家的幸福日子。随着近年来福鼎白茶产业发展前景愈发广阔,郑家强又将目光瞄准了茶苗培育市场,每年仅茶苗生意就能增收几十万元。他说:“茶产业发展好了,乡亲们的日子才会更好。”
小小茶叶托起致富梦,铺就群众小康路。近年来,福鼎市大力发展茶产业,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新活力,促进乡村振兴。去年,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24万吨,其中白茶产量2.53万吨。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19.53亿元,在全国各地创办营销网点1万多个,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茶旅融合 打造美丽新农村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在茶产业的带动下,福鼎市旅游产业也蓬勃发展,一支茶旅融合发展的协奏曲正在桐川大地徐徐奏响。
以茶带旅,以旅促茶。近年来,福鼎市充分挖掘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探索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集茶叶采摘、加工、茶艺表演和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特色茶庄园旅游、生态观光游和休闲体验游,正成为福鼎市茶旅发展的新业态。目前,全市已建成10多家可供游客参观、学习、交流的白茶庄园,在带来人气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气。


茶旅融合,不仅进一步打响了福鼎市的旅游品牌,提升了福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进一步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一幅幅绿色生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福鼎市致力于通过发展绿色生态茶产业,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绿色产业的发展环境。去年,全市70家茶企的茶园获得有机认证,有机茶园面积达到32184亩,有机茶认证企业和认证面积走在全省前列。

多措并举 谱写产业新篇章
福鼎白茶产业发展能有今天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的。去年,在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好复工复产的基础上,福鼎市积极推进基地化建设、绿色防控、溯源建设,持续实施茶业项目,不断夯实茶叶质量根基。通过加大巡查执法,开展督导整治,加强巡查力度,构建齐抓共管局面。
茶园信息卡交易
同时,去年福鼎市共举办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工作专题培训班20期,受训人数6000多人次;举办相关培训班50期,参训人员达10000多人次,以此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宣传,强化茶农种茶、采茶、制茶技术。此外,福鼎市创新宣传营销,通过创新互联网赋能茶事活动、积极组团参展、打造茶事新亮点及茶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福鼎白茶品牌建设。
茶叶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福鼎市还注重标准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2020年,陆续发布《福鼎白茶》(T/FDSCX 002-2020)、《福鼎白茶紧压白茶》(T/FDSCX 003-2020)团体标准;推出福鼎白茶标准样,印刷《福鼎白茶国家标准文件汇编》,启动中国首家《家庭藏茶团体标准》获得立项。并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成立中国白茶研究院,同时加强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以科技助力茶产业发展。
茶园春色 吴贤宾 摄
产业发展蹄疾步稳,乡村振兴梦想升腾。据悉,截至目前,福鼎市共有484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取得SC认证,310家茶叶企业获得福鼎白茶证明商标使用授权,国家、省、市、县级茶业龙头企业16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5家、宁德市级67家、福鼎市级83家。茶产业兴旺集聚的活力为全市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让乡村发展底气足、活力更甚。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幸福福鼎):福鼎白茶,为“三农”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