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历史文化蕴含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深度挖掘一下福鼎民俗活动中所蕴含的茶文化。
在福鼎,
许多传说、民俗、歌谣与茶相关。
平素老百姓的方言、口头语也离不开茶。如买东西,你东挑,西挑,人家会说你是挑白茶;秤东西,秤得太平(俗语称“没秤头”),就会说你是秤黄金,还是秤白茶(也说明白茶的贵重)。一个十分讨厌的人,他会骂你这个人真是“清明茶”,清明茶是“头春茶” (春,与讨厌相同意思)。茶的药用在老百姓也很普遍,如“上火了”喝“竹芯茶”,淋雨了,喝“老姜茶”,肚子不舒服,喝“火烧茶”,身体过敏,把茶放在火笼里,人在被中烘火笼可抗过敏,洗伤口,用冷浓茶消毒。

古官道上,遍布着茶亭,每5华里就有一个茶亭。茶亭里全年免供茶、称布施茶。在茶亭里可喝茶、休息、聊天,有的茶亭内还有唱戏、唱澎澎鼓、对山歌、吃点心,古道茶亭是劳动人民的茶文化场所,茶亭是对茶文化深厚的最好诠释。
《福鼎文史》第三十辑《黄冈茶事“三节”》载,磻溪镇黄冈村还有关于茶的专门节日:“卜茶节”“斗茶节”、“谢茶节”。“卜茶节”时间定在正月初八,地点设在黄冈临水宫,道作法、茶民向佛卜问茶景,接着三天社戏开演,茶乡热闹非凡。“五月四”是黄冈周氏特有的节日–斗茶节,产茶大户或制茶能手拿出封存了一个多月,更显香气醇馥、色泽鲜润的茶品,参加斗茶。这天,也是黄冈周族统一举行春祭庆典的日子,公祭周氏先祖和各房祖先;上午公祭,下午斗茶。斗茶分别决出白毛银针、旗枪的一、二、三名,第一名冠以“茶针王”或“牡丹王”称号。谢茶节是在茶季完全结束时的仲秋时节,遇上茶叶收成的好年景,获得丰收的茶民组织答谢神佑的活动。1958年,磻溪镇黄冈村被评为“全国茶叶生产先进单位”,1959年黄冈被列为全国茶叶生产现场老茶园改造重点视察指导点。
福鼎一些妇孺皆知的茶谣不知流传了多久。如茶谣:“叽咕叽,锯杉柴,阿妙老婆会泡茶,茶箬两粒囝,鼎里两尾虾,爬来爬去变大虾,大尾掏来食,细尾囥许爬”。这个茶谣蕴含着古代女子的茶艺和泡茶方式。
古代劳动妇女虽然没有文化,但口口相传的采茶歌、拣茶歌,朗朗上口,拣茶女、采茶女们信手拈来,许多采茶女不经意时都会唱起采茶歌。 春采白茶卖高价,夏制红茶送客人 秋后打尾留自己,茶篮挂壁半年闲 “草头仔,黄武帝,你月大,我饼细, 茶为兄,米为弟,茶包当饼蛮去替。” 1868年修订的《翁氏宗谱》中记载着两首茶诗文。 春晴茶市 “ 漫道村居境异廛,采茶儿女各争先。 新芽带露盈筐满,每闹晴和近午天。” 采茶歌 “春晴日日客如梭,捲市风来笑话多。 儿女满筐饶雀舌,并肩伪唱采菱歌。”
如民谣: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福鼎白茶):福鼎民俗中蕴含的茶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