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在中国,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无不以喝茶为幸事。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窥见茶深入各阶层民众的生活。 谈及茶的起源,人们往往会引用“…

在中国,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无不以喝茶为幸事。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窥见茶深入各阶层民众的生活。


谈及茶的起源,人们往往会引用“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的传说,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


有一天,他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感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赶紧找棵树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几片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手捡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品出一股清香,感到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仔细观察后,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与一般的树木不同,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将它定名为“茶”。这一传说暗示了茶在最初发现时就具有药用功能。


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张揖所著的《广雅》,称:“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到唐宋时,药茶也已发展为单方、复方并用,且复方之用多于单方。服用方法也由原来单一的煮饮法丰富为调服、丸剂、散剂等。


明清时期,药茶的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不断更新和充实,茶疗处方更是丰富,适用范围几乎遍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和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药茶的剂型也进一步发展为散剂、丸剂、冲剂以及以药代茶饮等多种类型,服用方法多样,有饮服、调服、和服、含漱、擦、搽、涂、熏等。此时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广泛应用,如午时茶、枸杞茶、姜茶、八仙茶、珍珠茶等。


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对于茶的药效,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记录,历代本草学家和医学家都将茶作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良药加以应用和论述。


《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明目益思、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


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甚至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而茶作为药用的同时,也作为食用广为发展。三国时期,张揖在其《广雅》中称饮茶为“煮茗”;西晋时,傅咸在《司隶教》中提到茶,称“茶粥”,反映出魏晋时期的人会将茶的鲜叶采来煮食,并加入米、油、盐、姜、葱、椒、红枣、桔皮、薄荷等作料调味。“煮茶如烹调,吃茶如吃菜”。而“温饮”茶叶的习惯也因此延续至今。我国许多民族也有类似习惯,如内蒙古的奶茶、西藏的酥油茶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名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明唐朝时茶叶生意已相当普遍。我们所熟悉的不加佐料、直接用开水冲泡的方式,也就是“清饮”,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受到百姓,特别是文人的喜爱,成为中国主要的饮茶方式之一。


民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有这样记载:“绿雪芽,今呼白毫,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福鼎民间口口相传,说是尧帝时,有一位老母居才山(太姥山旧名),常以手植之茶“绿雪芽”,作为治疗麻疹特效药,救活许多染病儿童,深得民众爱戴。老母化仙后,民众尊之为“太母”,奉祀为“八闽人祖”与“白茶始祖”。汉武帝命大臣东方朔授封天下名山,闻之,将“母”改为“姥”,赐名“太姥山”。


麻疹是一种古代就有的传染病。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医书《金匮要略》,即有关于麻疹记述。我国过去民间一直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俗语。疹指麻疹,痘指天花,这两种疫情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根椐记载,1959年,我国发生了麻疹大流行,发病数百万计,病死率为3%。据福鼎老一辈人回忆,麻疹疫情期间,家家户户煮白茶,县城与乡村皆弥漫在淡淡的茶香之中,有效减少发病率。


但是,即使作为饮品流传,茶的药用功能也没有被湮灭。中医药中取其药效而发明出来的茶疗方用途非常广泛。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茶之初的使命是药。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说,福建的地方志曾记载福宁府出一种能“治瘟”的茶,名曰“瘟茶”。可见闽东地界一直就有茶叶用于“抗疫”的传统,而且这茶很可能就是白茶。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称誉,在现代,白茶对治疗麻疹的辅助功效也得到专家的认可。


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介入,相关研究不断证实茶叶的保健功效,因其三抗(抗肿、抗辐射、抗氧化)、三降(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保健作用,更是被西方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风靡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得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这一说法。


在久远年代的福鼎,山区和外界的交通十分不便,生活条件和医药条件都比较低下,老白茶就成为人们生活中化瘀去病的良药。由此产生了很多茶疗的民间方子:消炎去热毒治麻疹退烧,就用老的白毫银针隔水炖上20分钟,然后加上冰糖做药引进行服用;还有要是“上火了”就喝“竹芯茶”。淋雨了,就喝“老姜茶”。肚子不舒服,喝“火烧茶”。洗伤口,用“冷浓茶”消毒。尤其是存上七年以上不变质的老白茶,更视为珍宝。


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正因为福鼎白茶具有独特品质和显著的保健作用,茶叶专家骆少君一再呼吁要重视发展白茶,她说:“不仅美国、瑞典斯德哥摩医学研究中心表明白茶杀菌和消除自由基作用很强。30年前我就极力推介白茶,今天更要大声呼吁。”


“我每天都要喝十杯茶,第一杯就是福鼎白茶。”这是百岁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透露的养生秘诀。




我猜你还想看

五一劳动节  | 致敬采茶人

五四青年节 | 珍藏一杯好茶,等候知心的人

中国旅游日 | 闲伴诗书轻对日,香茶一盏煮春秋

521 “国际茶日”  ︳好好喝茶,知足常乐

母亲节,妈妈请喝白茶

520,珍惜那个陪你喝茶的人

岁时记  丨 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

世界微笑日 | 品一盏时光味道的茶,让你笑起来更好看

国际家庭日 | 温柔半两,从容一生

老白茶 丨 消炎降火有点甜  多存几年更值钱

静坐将茶试 闲适把书翻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深呼吸,是炭焙白牡丹的香气啊

心素如简  世味成茶

漫漫人生,一壶温暖舒心的茶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答疑解惑】究竟何为白茶的茶气?

泡出来的茶汤很浑浊,这样的老白茶还能喝吗?

泡出来的白茶为什么不甜?

耐泡是好白茶的标准吗?

老白茶,是用时间“酝酿”出来的

“不苦不涩”为白茶,该如何去体会?

新白茶为什么会产生“青味”?

好的茶和书,总让人觉得幸福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白茶时间):古时,茶叶是用来救命的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