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长寿茶
崔嵬突兀接云霞,势镇闽藩十万家。
凝月岚光频曳练,扑人云气欲生花。
甘泉少试茶成乳,活水微烧灶伏砂。
疑有仙姑经绝顶,飞琼前导七香车。
明代诗人笔下弥漫着缥缈仙气的诗行,描绘出了柘荣高山茶唯美灵动的气韵。

柘荣的“仙气”,来自天赐的佳境。它深隐于闽东北内陆,四面被福鼎、福安、霞浦、浙江泰顺等茶乡所“包围”,古有“闽浙咽喉”之称。这里山高雾多,林密谷深,水土丰美,孕育了高山好茶的醇香隽味。
得佳茗的滋润,加之源远流长的长寿文化,柘荣成为中国少有的长寿福地。据统计,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3.2%,百岁老人的比例更是超过7/10万。于是,当地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来柘荣一天,增寿三天。”
柘荣茶叶也因此得名,“柘荣长寿茶”、“柘荣高山白茶”、“柘荣高山云雾茶”等,以形美、味甘、色清、气香、生态有机的特性以及高氨基酸、高咖啡碱和高芳香烃的自然品质,声名远播,挺立潮头。北京吴裕泰、北京张一元等中国百强茶企在柘荣县设立花茶生产基地。


据了解,柘荣古为长溪之属,明代谢肇涮《长溪琐语》载“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茗”,可见种茶的历史悠久。至少清乾隆时期,柘荣就以产茶而著称,并载人史册。据清乾隆已卯年(1759年)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霞浦县志实业·茶叶》载“上西(柘荣)小南各区皆有种茶,多于山区种之”。这上西区即现在的柘荣县境域,域内茶园主要分布在乍洋乡的长岐、溪口,宅中乡的宅中、山樟、西坪,富溪乡的富溪、华坪、前宅,黄柏乡的黄柏昌蒲洋、蒲洋,楮坪乡的楮坪、洪坑、彭家山,英山乡的英山、何家山等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所制之茶,具有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润、汤水明亮鲜黄、无苦涩味、甘醇持久、香高耐泡、醇和爽口、回味甘甜等特点,深受商家好评和青睐。


柘荣县境内丘陵山地众多,以中山为主,因海拔、山系走向等地理因素作用,形成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境内空气清新,森林茂盛,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所产茶叶品质优异。柘荣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园林城市,全县种植茶树品种丰富多样,含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黄观及柘荣菜茶等20多个茶树品种。据业内相关专家介绍,柘荣县海拔适宜,所产茶叶中积累的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也相对较多,茶叶味道更为清香、甘醇,更加耐泡。
茶对于柘荣县来说,不仅是百姓“开门”的一件事,也是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更是群众增收、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收入来源和支撑。

柘荣长寿茶包括柘荣长寿绿茶、柘荣长寿红茶、柘荣长寿乌龙茶共三大茶类。柘荣长寿茶具备了高山茶的醇、香、甜的特征,同时它比一般高山茶回甘更长、更加耐泡、茶性更加温和。
柘荣长寿绿茶外形匀整翠绿,条索紧结卷曲,细嫩露芽,一经冲泡,汤色嫩绿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香醇悠长,品后口留余香。柘荣长寿红茶外形匀整细长,条索细紧,色泽乌润,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勾光滑。柘荣长寿乌龙茶外形色泽砂绿乌润,香气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品质优异稳定。柘荣县所产茶叶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济南等全国各地,大宗茶作为外贸的出口原料外销。
近几年,柘荣县立足生态优势,开发柘荣高山生态茶产品,以此为品牌宣传点,加大宣传、推介、培训、市场开拓力度,提高柘荣长寿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资料来源:《宁德茶志》、闽东快报
图片来源:长寿柘荣、宁德茶天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福建第一茶叶):柘荣长寿茶